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韩宋辉梁银妍)9月26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此后,《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印发,从顶层设计出发,为加快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提供了明确的“行动纲领”。
1. 了解基本知识:在开始配资炒股之前,需要了解股票市场的基本知识,包括股票的买卖方式、交易规则、投资策略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课程或者咨询专业人士来获取知识。
业内专家认为,后续随着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落实落地,中长期资金投资规模和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并带动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同时,强化投资行为长期性,有利于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进而夯实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长钱长投”
由于来源稳定、期限长久,保险资金和年金基金是市场上期限最长、来源最稳定的机构资金。但受考核机制影响,保险资金、年金基金投资并没有完全发挥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功能。
业内人士分析,从过往实践来看,年金基金、保险资金等均存在短期考核问题。一方面,年金基金短期考核问题比较突出,代理人、受托人考核压力层层传导,考核结果影响未来资金分配、存量资金调整等重要方面,导致投资组合难以承受市场短期大幅波动;另一方面,在保险公司年度利润考核压力下,保险资金投资短期化特征也较为明显。
因此,实施长周期考核是推动年金基金、保险资金回归长期投资属性的关键。《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推动树立长期业绩导向。
国有商业保险考核机制此前已有优化。2023年12月,财政部发文优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将经营效益类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上述政策是针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整个的经营情况进行考核,对于投资业务和投资收益方面的考核,还需要出台细则。《指导意见》下发后,针对保险资金投资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有望真正建立。
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马全胜认为,保险机构具有稳定的负债结构,与权益市场久期较长的特点高度匹配。但保险机构参与权益市场,可能造成报表大幅波动,这限制了保险机构对于权益市场的参与。因此,相关政策优化集中在了两个方面,支持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以及督促指导保险公司优化考核机制。
具体投资方式上,业内人士表示,应构建投资管理机构、投资经理、产品组合等多层面相互衔接的考核体系,并建立健全与长周期考核相适配的管理制度。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建立,才能真正推动中长期资金减少对短期市场波动的关注,从而真正实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优化会计核算、偿付能力指标全面破除权益投资障碍
除了受“考核”指挥棒影响外,保险资金配置权益资产时,还要考虑会计核算、对当期利润影响、偿付能力消耗、股东评价等多方面因素。
近年来,保险公司投资于境内外未上市企业股权、上市公司股票等权益资产的规模总体有所增长,但整体权益投资比例呈下降态势。截至2023年末,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调研的198家保险公司投资资产规模合计26.12万亿元。其中,投资规模下降较快的资产为组合类产品(股票及混合类)、股权投资,投资规模分别下降11.14%、5.03%。
多位受访人士坦言,保险资金在权益投资方面还面临一些现实困难,难以实现“长钱长投”。比如,会计核算标准方面,除长期股权投资外,权益类资产的价格变动会直接体现在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表中,导致其权益投资行为趋于保守和短期化。再比如,偿付能力消耗方面,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受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约束,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权益投资比例政策上限越高。
但在实践过程中,受偿付能力新规提高监管要求和保险行业近两年风险暴露加快影响,保险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20年底的246.3%降至2024年6月底的195.5%,各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也不同程度降档。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督促指导国有保险公司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在后续政策推动下,偿付能力监管、会计核算制度等方面有望实现规则优化,保险资金的入市堵点有望尽快打通。
关于具体的优化措施,国寿资产有关人士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优化完善偿付能力相关投资风险因子,针对当前偿付能力新规中权益投资最低资本计算系数仍然较高的问题,细分权益投资领域和持有期限,对长期持有标的适度降低投资风险因子,从而提升保险资金长期配置意愿。
二是优化完善保险长期投资的权益资产会计记账标准。“新金融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增大了保险公司的利润波动,如果能够优化保险公司长期投资会计记账标准,将进一步鼓励保险公司长期持有优质权益资产。”国寿资产相关人士表示。
华夏基金认为,需要为保险资金发挥耐心资本特性创造条件,让险资投资“更耐心”。一方面,要引导监管、股东和社会评价的长期化,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短视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为保险公司创造稳定安全的投资环境。保险资金的投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必须使保险资金的投资项目能够形成与保险负债相匹配的现金流回报。例如,进一步鼓励保险资金投资于稳定性好的水利、水运、物流、能源、矿产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鼓励保险资金在“两新一重”等项目中积极寻找投资机会,和实体经济共同发展。
扩大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试点丰富险资长期入市形式
完善配套制度后,保险资金还应探索更多元的投资方式,以更好实现长期入市。去年11月,中国人寿(601628)联合新华保险(601336)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基金规模500亿元。“该基金已正式开始投资运作,目前进展顺利。”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近日透露。
作为保险业首只长期入市试点基金,这次探索为保险资金创新长期入市方式积累了经验。多位险资权益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本不在险资可投资品种范围内,该基金是监管部门首次“放闸”允许险资发起设立的首只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指导意见》提出,丰富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李云泽近日表示,将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
一位险企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表示,这意味着,险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望作为险资长期入市的常态化试点,建议对资产负债能力评估等监管评级较好的企业开放试点权,让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机构都能发挥专业能力和主动意识,提升保险资金使用效率,长期支持资本市场。
另有险资权益投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可以在偿付能力计量、资产穿透、权益投资考核等方面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配套支持政策,解决其偿付能力消耗和考核压力等问题,为其入市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这既可以提高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能帮助其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还有助于其更好地提高资金收益率。
除了探索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外,“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这一投资方式也被市场看好。业内专家认为,允许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依法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可以有效提升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中长期资金通过相关机制增厚长期收益。
国寿资产有关人士建议,优化完善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规则股票配资怎么开户,鼓励大型优质保险机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可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资金。